暑假期间,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而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与此同时,诈骗分子趁机在虚拟的网络中,为青少年量身定制诈骗陷阱,由于很多青少年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因此很容易上当受骗。希望广大青少年和家长们提高警惕,别让骗子有机可乘。
典型案例
陌生私信
(资料图片)
6月15日,未成年人王某在玩游戏时,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私信,对方声称想要购买王某的游戏账号,并以需要了解游戏账号的具体情况为由,要求王某添加他的QQ。
骗取信任
王某添加了对方为QQ好友后,就向对方发送了游戏账号的截图。几分钟后,对方发了一个网址链接,声称:他对账号很满意,建议王某把账号挂在该平台上,双方都有保障。
伪造截图
几分钟后,对方向王某发了一个转账明细,声称:他已经付款了,请王某注意查收。但是王某并未收到货款,便连忙向对方表示自己并未收到钱。
虚假链接
几分钟后,对方向王某发了一张交易信息截图,让王某打开截图上的网址链接,联系“客服”进行处理。
诱导转账
王某扫码进入到了一个名为“某某客服中心”的网站,联系到“客服”后,对方声称:交易需要王某先缴纳5000元的“押金”,才能进行交易,并承诺交易结束后,“押金”会如数退还。王某信以为真,便用自己家长的手机转账付款了。
察觉被骗
但随后,“客服”拒绝支付货款和退还“押金”,并让王某继续缴纳30000元的“手续费”。这时,王某察觉自己被骗,遂报警。
诈骗套路解析
01、各种渠道广泛撒网
骗子通过社交媒体、游戏公屏及官方交易平台等渠道,发布低价出售或高价收购游戏账号、装备或点卡等广告,或是发布可以免费获取游戏装备、获得参加抽奖资格等广告,诱骗受害人添加好友,借机锁定目标。
02、多种理由引诱转账
添加好友后,骗子通过发送链接、二维码等方式,引导受害人进入虚假的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随后以“账号异常”、“操作失误”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或是要求受害人在虚假链接中填写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信息,直接转走卡内资金,还有一些骗子会要求受害人直接转账汇款。
03、拉黑屏蔽逃之夭夭
当骗子达成目的后,会要求受害人在转账后删除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待受害人发现被骗时,早已被骗子拉黑屏蔽。
常见诈骗手法
01、游戏币、游戏点卡虚假充值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或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受害人先付款,制作虚假的各种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受害人获取信任,对其实施诈骗。
02、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诈骗
诈骗分子发布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被害人在架设的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部分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让受害人提供游戏账号和密码、登录服务器区域、登录的手机系统,最后通过登录受害人的游戏账号,冒充该受害人诈骗其游戏内其他好友。
03、低价代练诈骗
诈骗分子借助各类平台发布大量虚假广告,声称可以低价代练游戏账号,诱使那些急于求成的受害人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交给诈骗分子,并要求受害人先支付一部分费用,诈骗分子收到钱款后,就会把受害人游戏内的装备、游戏币等洗劫一空。
警方提醒:学生看这里
一: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
二: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是点击未知链接
三: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验证码,以及任何密码等。
四:不要轻信所谓的“官方”,所有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执法部门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
家长如何做
1、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
2、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查看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
3、给孩子的微信设置转账24小时到账,如若不幸被骗,有充足时间止付。
4、家长们应对孩子们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告诉孩子们,面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二维码,做到不看、不理、不点、不扫。
5、未成年人如若购买游戏装备需充值时,要及时与父母沟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6、如果有客服以账户冻结无法提现为由,要求充值转账的,都是诈骗,切勿轻易向陌生银行账户转账!
7、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
来源:商丘市反诈中心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