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又称符节,是古代兵制中重要的军事信物,是军队调动的凭证。虎符通常是铜质,一面刻有文字,另一面刻有符尾。兵符分为两种,分别是“节信”和“兵符”,节信为青铜、黄金制成;兵符为青铜或铜铁铸造。
虎符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春秋战国时期,虎符是君王调兵的唯一凭证,只有国君才有权调动军队。在影视剧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两个虎符分别由将军掌握着,一个给君王、一个给将军。君王将手中的虎符递给将军,将军用手中的虎符调动军队。这样的情况确实很常见,那么古代将军如何用虎符调兵?夺了虎符真能接管军队吗?
(资料图片)
虎符的产生
虎符是古代军权的象征,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虎符的制作;另一个是虎符的使用。
古代的军队编制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军队编制各不相同。《荀子》中记载:“天子有十二军,诸侯七军,大夫五军,士一军。”
诸侯国的军队数量是天子的三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七军”是春秋战国时期军队数量的总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不断,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军队编制也并不稳定。
到了秦汉时期,军队编制进一步完善,成为了“百人队”。在百人队中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普通士兵,另一类是军官。
普通士兵组成的百人队有:队长、副队长、刀手、弩手、军吏士等。士兵和军官虽然都是军官,但两者并不相同。军官有权指挥士兵或指挥军官进行战斗,但士兵并没有权力指挥军官。
虎符的用法
在中国古代,虎符的主要用途是军事调遣,只有国君才能调动军队。虎符分为左右两个,虎符对应着两个军队。君王拥有“节信”,就相当于掌握了军队的调动权;将军拥有“兵符”,就相当于掌握了军队的调动权。
君主拥有调兵权的时候,“节信”交给君主,“兵符”交给将军;君主没有调兵权的时候,“节信”交给君王,“兵符”交给将军。所以说,要想夺回虎符,需要找个借口。如曹操曾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想要控制魏军等。
夺了虎符能否接管军队
在古代,虎符是调兵权的象征,代表着君王对军队的控制。在古代,如果一个将领夺了君王的虎符,那么他就能通过虎符调兵。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常见,当时君主的兵权很大,只要他手中有一把虎符,就可以调动整个国家的军队。
但虎符毕竟是君主的东西,夺了虎符之后,能够掌管军队的只有君主本人。如果君王有三个以上的虎符,那么这三个虎符都可以由将领掌管。而将军夺了一个虎符就只能掌管一支军队,如果将军手中还有另外一个虎符,那么他也只能掌管一支军队。
所以说,如果想要掌管整个国家的军队,那么就需要手里握有两个以上的虎符。
总结
虎符是古代重要的军事信物,在古代军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古代战争中,虎符更是一件重要的兵符。
古代将军虽然可以凭借虎符调动军队,但要想取得虎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虎符的制作、使用已经十分成熟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说将军手中没有虎符也可以调动军队。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